主页 >  滚动>正文
北京本周潮湿闷热 雷雨时而光顾
时间 : 2023-08-09 06:23:40   来源 : 新京报

8月8日,浙江省湖州市姚家村文化礼堂,孩子们在进行“啃秋”吃西瓜比赛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

8月8日立秋,“立秋”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第十三个节气,在节气的古老时令中代表秋季的起始。不过,在气象学中,四季的划分以气温为标准,“立秋”过后还有“处暑”节气。


(资料图)

北京本周仍有潮湿闷热的感觉,离真正的秋天还有些距离。

北京常年9月13日进入秋天

“立秋”这个古老的时令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,秋天就要来临。但“立秋”不等同于入秋。

“入秋”是根据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来定义的,是以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22℃以下才算真正进入秋季,而且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,入秋早晚差异较大。

以北京为例,2022年北京入秋时间为9月19日,比常年偏晚6天,常年(1991-2020年平均)入秋时间为9月13日。

所以北京离秋天还有些距离,进入9月份再观望秋天也不迟。

北京本周潮湿闷热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。

二十四节气有“三暑”(小暑、大暑、处暑),“三暑”中间还夹一个“立秋”节气,立秋之后才是处暑(末暑)。“三暑”与“三伏”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,“三伏天”涉及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四个节气。所以,即便立秋节气到了,此时盛夏的暑热还没结束,秋意也未正式登场。

北京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,8月8日再次开始闷热,下午最高气温为31℃,最小相对湿度60%,体感有些不适。

由于湿度大,8月9日早晨可能有雾,周四周五依旧闷热。

本周六有一场明显降雨

北京本周以潮湿闷热为主,雷雨时而光顾。

北京市气象台预计,8月8日至9日两天北京有雷阵雨天气,西部北部地区较明显,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,外出雨具随身。

到了周六(8月12日)北京可能有一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,受降雨影响,12日最高气温将降至26℃左右。周日放晴,但依然闷热,气温和湿度跟今天下午差不多。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,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着装和出行计划。

气象专家提醒,目前处于主汛期,降雨频发,且降雨时多伴有雷电、局地短时强降水和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户外远离高大建筑物、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物或大树,注意防风防雷避雨。

■ 相关新闻

立秋美食有讲究:瓜果“咬秋” 肉食“贴秋膘”

新京报讯 (记者刘欢)8月8日立秋,南方不少地区有“晒秋”的习俗,成为一道亮丽的秋景。在饮食方面,不同地区也各有讲究,有的讲究瓜果“咬秋”,有的讲究进补肉类“贴秋膘”,人们以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迎接秋的到来。

“晒秋”庆丰收

立秋分为三候,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,意思是立秋过后吹的风较为凉爽,接着,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,这一时期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
立秋之后,天气秋高气爽,适合晾晒各种农作物,在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山区颇为流行这样的晾晒方式。由于湖南、广西等地地势复杂,平地少,人们便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、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。后来,这种晾晒农作物场景逐步成了画家、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,人们就将其称为“晒秋”。

如今全国不少地方的“晒秋”习俗逐渐淡化,很多地区已经不存在“晒秋”的景象了。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依然保留这一习俗,“晒秋”是当地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,每年重阳还举办“晒秋”文化节,吸引游客前去赏秋拍摄。

立秋日民俗各不同

在北方人的眼中,立秋还要贴秋膘。人们认为立秋之前是“苦夏”,导致人们无食欲,因此在立秋期间需要进补,也就是“贴秋膘”。每年立秋,北方不少地区都会食肉进补。在河北一些地区,立秋日,人们会吃炖肉或者肉馅饺子等滋补身体。

在华北、华东等地区,立秋讲究瓜果“咬秋”,这里的瓜果是时令水果如西瓜、桃子、甜瓜等。江浙地区的人们在立秋当天流行将西瓜和烧酒同食;天津人讲究在立秋时吃西瓜或香瓜,北京人也会在立秋尝一尝各种瓜果。

立秋时,辽宁海城等地流行吃肉面。爱吃面食的山东尤其是胶东地区有谚语“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”,当地人在立秋当天会包水饺或擀面条来吃。

而在浙江一些地区,立秋日人们会用水吞服红豆,寓意身体健康,不得痢疾,还有人会在立秋饮“秋水”,即深井水。山东莱西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立秋吃一种青菜豆腐,当地人认为立秋日吃“渣”可以防痢疾。因此当地有俗语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